9月27日,据中国政府网消息,国务院印发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》,提到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。普及生殖道感染、性传播疾病等疾病防控知识。在学校教育不同阶段以多种形式开展科学、实用的健康教育,促进学生掌握生殖健康知识,提高自我保护能力。增强男女两性性道德、性健康、性安全意识,倡导共担避孕责任。将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,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自主选择权。落实基本避孕服务项目,加强产后和流产后避孕节育服务,提高服务可及性,预防非意愿妊娠。推进婚前医学检查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、增补叶酸等婚前孕前保健服务更加公平可及。
中国妇女发展纲要(2021—2030年)指出,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。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。加强对女性健康安全用品产品的质量保障。规范不孕不育症诊疗服务。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。
“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”≠“禁止堕胎”
“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”这一表述,引发社会广泛热议。因为怀孕与生育,几乎关系到每个成年女性、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,这方面细微的政策变化,都可能引发社会的巨大反响。更何况,这一表述留下了不小的解读和想象空间。
有网友把这理解为,人工流产的自由选择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,至少不会像过去那样随心如意。这难免会让一些人疑虑:一旦意外怀孕,会不会因难以实施人工流产,而被迫生下孩子?
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》
仔细看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》,上述想法显然是多虑了。因为纲要里一段表述是这样的:“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,将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,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自主选择权。”
换句话说,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,只不过是为了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的措施之一,落实这项举措的前提条件,则是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自主选择权。所以,此项倡导不仅不会给民众带来麻烦与困扰,而且还体现出了多重善意。
避免流产,保护女性生殖健康
(图片来源:云网新闻)
要知道,随意流产,对女性健康的危害很大,不仅会造成感染,还可能引发继发性不孕症、宫外孕、习惯性流产、宫腔粘连、月经紊乱、继发闭经、盆腔炎等妇科疾病,甚至造成女性终生不育。2020年的《中国生殖健康报告》指出,我国人工流产率已经从2014年的25.9‰,上升到2018年的28.3‰。人工流产率过高,已成为妇女健康的一大危害,甚至成为不孕不育率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。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,对于女性健康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保护。
善意的政策,需要个人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,用实际行动给予回馈,如此方能形成良性互动,使这项举措产生最佳的效果。个人除了不能误读政策的善意之外,还需要在诸多方面做好配合,比如学习两性知识、平常重视科学避孕、树立健康的生育观等。
还要注意到,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,不能等意外怀孕出现之后才去减少,而是从源头减少意外怀孕,从而间接降低人工流产率。
不孕不育人数超5000万,近1000万人群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实现生育。
我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持续上升,在1995年的时候,我国的不孕不育率仅有3%左右,从2012-2018年期间,我国的不孕不育人数迅速从4000万大关上升到5000万大关,整体的不孕不育率上涨到了16.00%水平,可以明显看出近年来我国的不孕不育率上涨幅度加快。
2019年,我国的不孕不育率约在16.40%左右。
(数据来源:前瞻经济学)
辅助生殖,助力优生
“子宫”是天赐的一份礼物,希望女性更加关爱自己的身体。上天赋予女性生殖繁衍的权利,女性有自由选择要不要使用这个“权利”,也建议女性在使用这个权利之前,可以多学习生殖健康知识,用知识武装自己,让生育成为一件美妙的事情。
内容来源:澎湃新闻